2013年6月19日 星期三

何謂大自然?書籍:回不去的伊甸園 直擊生物多樣性的危機

一直到看了這本書以後"回不去的伊甸園 ",才曉得以前對於"自然"的想像,都是過於美好的,就像都市人老喜歡在"鄉村"二字上大貼標籤、任意做文章。

在我和長梗滿天星奮戰的短短歷史,我從"會不會是因為土不肥,所以滿天星才這麼會長",在我看到這本書某些章節之後,最後演變成"這種這麼囂張的東西,會不會根本就是外來種"。一查,果然沒錯,這滿天星是全世界有名的邪惡外來種雜草,而紐西蘭這樣保護本國農業的國家,政府還規定這種採不可被販賣、運送。惡名昭彰到這種程度,那我到底可否採放任?

暫且不管書中各類精彩的細節,最讓我坐立難安的,是作者用很多篇幅描寫"外來種vs原生種"的內容。作者訪問了很多學者,也寫了學術界對於外來種和原生種的定位上的差異。我們自以為是原生種的東西,其實很可能是我們人類某種思考毛病下的產物,那種思考毛病就是:噢,這個東西已經存在很久了,大概就是原生種吧。

現在,討論"外來種到底是怎麼被帶進來的",可能已經沒有意義。因為人就是這樣,很喜歡把這些東西帶來帶去。去哪個地方旅行,就挖個什麼植物回來種種看,或者是移動到另一個國家以後,把自己原本國家的動植物給帶到異地。除此之外,各種交通工具也間接傳播了不同的生物到異地。也就是說,現在物種遷移的速度和密度,基本上都是人為的。

而且在接觸了一些農業專家過後,才發現原來我們吃進嘴巴裡的,常常很多都是外來進口的種苗,例如空心菜。而我們喜歡吃的蔬菜,都是不斷改良過後的口味,這並不是天擇,而是人為干預自然的淘汰機制。

或許你會問:那,這又會怎樣?反正都已經發生了阿~你講這個沒用啦。是阿,是真的沒用,所以這也沒什麼好討論的,因為這種事就像潑出去的水,不可能會回來。

我想要提醒大家的,就是很簡單的一件事,不要把我們在田裡或都市以外的地方,即使是一小塊綠地,都賦予對"大自然"的美好想像。沒錯,那的確是自然,各種生物仍互相影響,但並不是我們自以為是的自然。因此,當我在思索到底為什麼我的農場裡蟲害鳥害那麼多?或者是看到其他人老是在說:蟲吃完、鳥吃完,剩下的就是我們的。這樣的說法,我已經開始把之前學到的另一件事給串聯起來:那麼多蟲、那麼多麻雀,牠們的天敵到底在哪?以寶吉的地理位置來說:這些吃蟲的鳥和吃鳥的動物,早就失去牠們的棲地了!這些越是底層食物鏈的生物,通常數量都會很多,只要其掠食者減少,基本上這些底層食物鏈的生物,數量就會不受控制。也因此,害蟲和害鳥當然會不受控制。當然,這時候就可以開始討論"害蟲、益蟲都是以人類的角度界定的"。這是事實,可是另一個更要緊的事實是,這樣很容易就讓希望務農的人,無法得到夠生存的薪水。因此我們也可以進一步問,為何不能以其他方式克服病蟲害?只要我是友善對待土地的種植,為何不可以?

或許,在一個種植多年生草本或木本植物的園子裡,像木村爺爺那樣的自然栽培是一定有機會(我也相信一定有),但對一個種著各種生長季都很短的菜園來說,自然栽培會不會只是個畫大餅的想像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